新闻中心
本站动态 业内新闻
站内搜索
关键词:
联系我们
办公电话:010-59762935
李圣律师:13071190699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三元西桥时间国际H座1710室(曙光西里甲6号院)
E-Mail:lisheng@zhipulaw.com
  查看详细>>  
业内新闻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业内新闻
入职变培训?保证金成培训贷?职场陷阱需谨慎!
 

一、案情介绍

    小王刚从大学毕业,在网上投递简历找到一份动漫制作实习生的工作。入职时公司要求他缴纳保证金然后送去培训,小王才发现自己签了培训服务协议,而不是劳动合同。

二、嘉宾点评 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

      当事人求职,那就是劳动关系,就应该有劳动合同;当事人是求学求教,那就是培训,签订专业技能培训合同。从目前的证据来看,小王主张是劳动关系的说法很难成立,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才行。根据《劳动法》第68条规定:“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,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”,这种培训是建立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之上,和单纯的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培训业务不同。如果小王明明就是去求职的,却被忽悠报名培训,还去贷款,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,自己是受到欺诈、胁迫或者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合同,或者存在其他非法情形,那小王可以去主张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合同,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向培训机构主张赔偿。小王的问题就在于举证难。所以,我们提醒广大毕业生,刚刚走出校门,社会经验不足,但是作为成年人,在签订合同、涉及钱款等重大事项的时候,一定要谨慎、仔细阅读法律文件之后再签下自己的名字,不可马马虎虎就签下了“卖身契”,到时候有理说不清。

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Coypright © 2008-2012 Beijing ZhiPu Law Firm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三元西桥时间国际H座1710室(曙光西里甲6号院) 办公电话:010-59762935 传真:010-59762319
www.bo-an.cn 京ICP备2020032478号-1 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24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1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720; 技术支持:站多多